国际上,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制定了国际辐射防护基本安全标准,规定人体每年接受辐射的剂量不应超过1毫西弗(mSv)。
在核能领域,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研究数据和专家评估结果,制定了一系列安全标准,即“国际核辐射防护和安全基本标准(BSS)”,其中规定,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公众受到的年辐射剂量限值不应超过1毫西弗(mSv)。对于核设施的内部工作人员,根据工作性质和环境的不同,年辐射剂量限值在0.2至5毫西弗(mSv)之间。
总之,核辐射标准因国家和地区、不同领域和应用场景而异,但都以保障公众和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为首要目标。
核辐射会影响有机体的DNA,因而对一些高代谢和快速生长的生物,比如鱼类来说,影响尤为显著。核辐射会导致鱼类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异,破坏细胞结构,减弱免疫力以及影响鱼类的繁殖能力。
同时,不同品种的鱼类对核辐射也有着不同的敏感性,比如鳟鱼、鲑鱼、沙丁鱼和鲐鱼等常见的海洋鱼类,都是容易受到核辐射污染的目标。
核辐射测量仪器的标准通常指的是放射性核素检测仪的正常值,这因仪器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放射性核素检测仪的正常值在0.25μSv以下。如果检测结果显示辐射值在此范围内,则属于正常情况。
如果检测结果显示辐射值超过了0.25μSv,则属于不正常的情况,应立即离开核辐射环境以避免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1。
另外,也有标准指出,核辐射检测仪的测量数值如果在0.05uSv/h以内则表示处于正常范围内,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则表示辐射超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