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秦赋》中,李斯对各国的点评如下:
韩国:自申不害变法失败后便无大争之心,朝秦暮楚,苟且于世,可惜韩非一身才学不被重用。
魏国:比韩国更该死。商鞅、张仪、公孙衍、范睢都是有经天纬地之才的人,他们都出于魏国,却不被魏国重用。这四个人都是后来从魏国去了秦国,让秦国一步步强大,也一步步摧毁了魏国。魏国是战国初期天下最强,人才济济,是完全有实力灭掉秦国的。可惜魏国四处出击,虽然称霸中原,但之后魏王是一代不如一代,魏国的人才尤其是顶级人才全都奔走他国。
楚国:地大物博,但贵族之间尔虞我诈,虽是大国,却一盘散沙,难成大事。
齐国:偏安一隅只求自保。
燕国:无能臣良将,又无明君雄主,国土贫瘠,人丁稀少。
赵国:本来有希望和秦国相争,可惜长平之战后元气大伤,再无能力抵抗秦国。
总的来说,《大秦赋》中李斯对各国的点评虽然有些偏颇,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些历史的真相。
魏国。
廉颇离开赵国前往魏国,最终又死在了楚国。
廉颇担任楚将后,没有建立什么功劳。他说:“我思用赵人。”但赵国终究未能重新启用他,致使廉颇,抑郁不乐,最终死在楚国的寿春。
没有在《大秦赋》中演出。
王骁出生在南京。因为王骁的父母都是从事影视工作,他从4岁开始就有当演员的梦想。可是,父母却不希望王骁走演艺道路,早年在俄罗斯留学两年,加拿大留学、工作6年,专业三维动画,后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