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植物都有各种别名,这些别名可以是由植物的形态、环境、用途等引起的。例如,“魔芋”又称“魔芋澎湖芋、澎湖芋、蒟蒻、莲藕”,其别名主要是由于这种植物的块茎形状酷似莲藕而得名。
又比如红枫又称“枫树、枫华、红叶树”,则是因为它的叶色呈现红色而得名。而且不同地域的人可能也会给同一种植物不同的别名,更增加了这些植物的丰富性和生命力。这些别名不仅为了寻找植物而方便,也为人类带来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渊源。
1.蠼螋,别称夹板子、剪指甲虫、夹板虫、或剪刀虫。
特征:头部扁而宽,复眼较小无单眼;触角丝状,一般由25节组成;口器咀嚼式。
2.鼠妇,又名鼠负、负蟠、鼠姑、鼠黏、地虱等。
特征:它们身体大多呈长卵形,从海边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它们的分布。
3.椿象,别称耳夹子虫、二母夹子。
特征:椿象体长1.7~2.5公分。体色黑褐色;头部背侧後方具一对微小的橙黄色,或橙褐色纵斑。
4.刺毛虫,别称刺毛花、火辣子、扒架子。
特征:多毛且易蜇人。常见品种较多,如扁平状、棱柱状等。
5.香椿斑衣蜡蝉,别称扫毛架。
特征:它是一种属于节肢动物门的动物,属半翅目,蜡蝉总科的蜡蝉科昆虫。
将腊梅称为久客、小黄香、奇友、黄梅花,将山茶花称为月丹、一捻红、玉茗,将瑞香花称为闺客、蓬莱紫、锦熏笼、麝囊,将丁香花称为百结花、素客、情客,将牡丹称为花后、贵客、洛阳花、鹿韭、木芍药、百两金、伊洛传芳,将桂花称为木樨、天香,将荷花称为芙蕖、菡萏、芰荷、水芙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