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方法:
、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手算模板,要对所有混凝土构件进行计算,计算时应该从“基础--首层---顶层”逐层计算,要计算“基础垫层、基础、柱、构造柱、梁、板”等构件。
计算方式要按计算规则执行,如砼垫层100厚,计算时垫层(长+宽)*2*0.1按混凝土与模板的接触面积计算。其它构件如同。
手簿是一种测量仪器,通常由一组通过铰链连接的平板组成。它们可以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旋转,以便进行测量。手簿是一种传统的测量工具,通常用于建筑、工程和农业测量。手簿通常有较高的精度,并且易于携带和操作。在实际使用中,手簿常常和其他测量仪器(如测距仪和水平仪)一起使用,以获得更精确的测量结果。虽然它已经不是主流的测量工具,但在某些特定的应用领域,手簿仍然是一种很有用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