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酿粄
酿粄又称客家酿粄、酿粄,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汉族名点,属于粤菜系。广东客家地区的逢年过节的小食之一,馅料可以自由发挥,可荤可素,软糯可口,风味独特。
2、鸡颈粄
鸡颈粄是一种小吃,其因形而得名。用水把“七分糯三分粘”的米粉和成面团,取一小团用双手压扁,放入热油锅里煎,一边煎一边用锅铲压拍,然后把它翻过来再压拍,如此一而再,直到把它压拍成比原坯大一倍的薄片,此时已煎熟成外焦里嫩的微黄。趁热取出摊在白色的椭圆形瓷盘里,撒上白糖和切碎的炒花生米,细细地卷好。用刀切成三分长的一小段,一圈圈竖起,入口香甜,慢咽糖粒沙沙,名副其实的鸡颈。现在工艺裹馅可以是椰丝,芝麻,腰果碎,松子仁等等,但最正宗的还是白糖和碎花生。
3、腌面
梅州腌面是广东省梅州地区特色的汉族客家小吃,早餐宵夜最常吃的就是梅州腌面,地道的梅州腌面颜色金黄,面香扑鼻,味道爽口香滑。兴宁的腌面一般是配三及第汤一起食用的,另有一番滋味。
4、大坪豆腐
大坪布骆包子豆腐的制作工艺是“磨豆腐”中的一种独特的、精细的制作工艺,按它的工艺制作出的豆腐特别鲜甜、嫩滑、爽口,而且营养丰富,为补益清热养生食品。
5、艾煲鸡
艾草煲鸡汤是兴宁客家地区传统滋补汤,它有极好的滋补功效。它不仅非常适合产后虚弱的妇女,对于男性来说,也同样具有滋补、暖胃的作用。
6、兴宁盐焗鸡
兴宁盐焗鸡是久负盛名的客家菜肴,自古至今均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客家人选取当地嫩鸡,宰杀后不切块,除去内脏后晾干,然后用抹涂少许食油的草纸将整只鸡严实包好,埋进炒过的热盐堆中,用文火锔着半小时左右即可,取出后将其拆撕成丝肉片,放进盘内上席,再配以姜油或麻油时食,皮软肉嫩,香浓美味,并有温补功能。
7、梅菜扣肉
梅菜扣肉也称为烧白,是汉族传统名菜,属粤菜客家菜。通常是将五花肉上汤锅煮透,加老抽、油炸上色,再切成肉片。之后加葱、姜等调料炒片刻,再下汤用小火焖烂。五花肉盛入碗里,上铺梅菜段,倒入原汤蒸透,走菜时,把肉反扣在盘中。
8、鸡炒酒
鸡炒酒又名娘酒炒鸡、娘酒鸡、酒鸡、姜酒鸡,是客家地区用鸡肉(最好公鸡)、生姜、娘酒制作而成的一种风味小吃。
4个镇:三塘镇、四塘镇、五塘镇、昆仑镇。
兴宁区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的主城区之一,兴宁区南起民族大道与青秀区交界,西南临邕江与江南区相望,西接解放路、华强路及铁路沿线与西乡塘区毗邻,北至广西林科院、广西高峰林场与武鸣区相连,东北至昆仑关与宾阳县接壤。兴宁区位于南宁市中心,向东北方向延伸是南宁市最老的城区之一,也是城市的商贸中心区。兴宁区面积723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兴宁区常住人口为615485人。2020年,兴宁区财政收入完成47.54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24.13亿元,同比增长8.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86.7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94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80元。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1.乐仙腐竹
2.兴宁蓼花
3.油茶
4.珍珠红酒
5.兴宁龙眼
珍珠红酒
珍珠红酒源自于1516年客属地区手工酿造的传统佳酿,在首届中国黄酒节上荣获特等奖,在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06年被国家商务部首批认定为“中华老字号”2008年被广东省酒类协会评为“最佳品牌”本娘酒含有益人体的徵量元素、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是滋补养颜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