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子路和冉有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方法,一是约束,一是鼓励。看起来,孔子说的有些矛盾,难怪公西华会被弄糊涂。但这正是孔子的高明之处,他不只是空谈心性,而是因材施教,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特点给相应的教育和引导,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一大特色。
诚实,不欺骗: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
不怀疑,认为可靠:信任。信托。信心。信念。
崇奉:信仰。信徒。
函件:信件。信笺。信鸽。信访。
随便,放任:信手(随手)。
信步(随意走动,散步)。信笔。信意。 同“芯2”。 姓。
孔子曾经对卢道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患物之不自归,患无志也。不求镜中之影,而求心中之影,自得之不疑。”
这四句话的意思是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你,而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不要担心物质不归属于自己,而要担心自己没有追求;不要专注于守株待兔的形式,而要通过内心的反思获得内心的影子。孔子的话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心态和内心的成熟是相当重要的,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自己,了解自己,才能够取得真正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