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货币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和狭义货币相对应,货币供给的一种形式或口径,以M2来表示,其计算方法是交易货币以及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
我国现阶段也是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其含义分别是:
M0:流通中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现金;
M1:狭义货币供应量,即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
M2: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
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0;
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
广义负债率和负债率都是反映企业负债状况的指标,两者的区别在于计算方法和所涵盖的负债范围不同。
负债率一般是指企业总负债与总资产的比率,通常只考虑企业的债务性负债,主要涉及到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计算公式为:
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
而广义负债率则不仅包括债务性负债,还包括所有的信用负债,比如应付账款、预收账款、未付股息等。计算公式为:
广义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应付账款+预收账款+未付股息
因此,广义负债率相对于负债率更全面地反映了企业的负债情况,但也可能更容易受到企业经营特点的影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分析。
广义货币m2增长过多,意味着场上释放的资金规模过多,有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
广义货币的增长过多也意味着经济过度繁荣和资金空转,比较容易导致大量的债务问题,最终形成债务泡沫,而债务泡沫是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