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轨道的三个原则包括:
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在原子轨道中排布时,会优先选择能量较低的轨道,使整个原子体系处于能量最低的状态。
泡利不相容原理:在一个原子轨道中,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即一个轨道中只能容纳一个电子对。
洪特规则:当原子轨道能量相同时,电子会优先占据不同的轨道,而不是填充在同一个轨道中。这样可以使得电子之间的排斥力最小化,原子更加稳定。
以上三个原则在描述原子轨道排布和电子排布时非常重要。这些原则共同决定了原子中电子的排布方式,从而影响了原子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原子豆做豆芽的方法如下:
材料:
- 绿豆:100克
- 清水:适量
- 食用碱:少量(可选)
工具:
- 豆芽盘或大碗
- 湿布或纱布
- 喷雾器
步骤:
1. 浸泡:将绿豆放入大碗中,加入足够的清水,确保绿豆完全浸没。浸泡时间为8-12小时,或者直至绿豆膨胀并且表皮开始破裂。
2. 准备豆芽盘:在豆芽盘或大碗的底部铺上一层湿润的湿布或纱布,这将作为豆芽生长的床。
3. 排水:将浸泡好的绿豆沥干水分,可以用筛网轻轻摇晃以帮助排水。
4. 播种:将绿豆均匀地撒在湿布上,尽量保持单层。
5. 覆盖:用另一块湿布或纱布轻轻覆盖在绿豆上,保持适当的湿度。
6. 发芽:将豆芽盘放在温暖(约20-25摄氏度)、避光的地方。每天早晚用喷雾器喷水保湿,保持布面湿润但不积水。
7. 收获:大约3-5天后,豆芽会长到约5-10厘米长。当豆芽根部开始变粗,顶部出现小绿叶时,就可以收获了。
8. 清洗:将豆芽轻轻拔出,放入筛网中冲洗干净,去除残留的豆皮。
提示:
- 为了促进豆芽生长,可以在浸泡绿豆时加入少量食用碱。这有助于软化豆皮,使豆芽更容易生长。
- 豆芽生长过程中应避免直接阳光照射,以免影响生长速度和质量。
- 保持豆芽盘的清洁,定期更换湿布,以防细菌滋生。
- 收获后的豆芽应尽快食用,以保证新鲜和营养。
原子轨道能级排布的经典口诀是:
“一厂二厂空三厂,四厂五厂又空六”
这个口诀概括了电子轨道从低能级到高能级的排布顺序:
1s
2s 2p
3s 3p (空轨道)
4s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 (空轨道)
其中数字表示主量子数n,字母表示角量子数l。
这个口诀简单易记,通过“空三厂,空六”标明3d和4f轨道后插入的特点,反映了原子轨道排布的基本规律。是初学量子化学的学生们必背的经典口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