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11类编外人员是指哪些
时间:2025-05-13 00:52:40
答案

1.超出员额控制标准的编外用人和行业专职人员;

2.行政执法、财务管理、人事管理、涉密等岗位使用的编外人员;

3.临时性、阶段性工作已完成、合同已到期未再续聘的编外人员;

4.人员使用与审批岗位不一致的编外人员;

5.主动离职、考核评估不适岗的编外人员;

6.既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又未实行劳务派遣的编外人员;

7.可以通过社会化服务外包的保安、保洁、绿化、食堂等岗位的工勤人员;

8.已推行社会化服务外包仍自行聘用并混合使用的编外人员;

9.历史遗留问题产生的编外人员;

10.医院、高职高专、公证处、仲裁办等用人主体要结合专业和实际需要,自主开展自聘人员清理规范工作,并逐步将已自聘人员转化为社会化服务外包形式;

11.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其他情形。

11类人员是指哪些
答案

11类人员是指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需要正常工作生活但可能存在感染风险的人员。其中包括医疗卫生人员、交通运输人员、公安边防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服务保障人员,以及教育、金融、媒体等重要行业的从业人员。这些人员需要加强防护措施,注意个人卫生和社交距离,遵守当地防疫政策和要求,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贡献。同时,社会也要关注和支持这些人员,保障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权益,共同打赢疫情防控的战斗。

11类编外人员是指哪些
答案

11类编外人员是指未纳入国家机关编制、但是受聘于国家机关或其他单位工作的人员。他们通常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职务相关,如科研人员、技术顾问、法律顾问等。

这些人员虽然不在编制内,但是通常具有较高的学历和专业技能,并且对于国家机关或其他单位来说,他们的工作也十分重要。11类编外人员根据工作岗位和职责划分多种类型,例如研究生导师、高级经济师、高级统计师、高级网络安全专家等。

他们的聘任管理一般由单位自行负责,并非按照公务员法规定进行管理。

推荐
© 2025 U吧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