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医保和就业单位不一致是可以的。职工医保是指职工在参加工作后,由用人单位为其缴纳的医疗保险。而就业单位则是指职工所在的工作单位。
在某些情况下,职工的医保关系可能与就业单位不一致。例如,职工在离职后,新就业单位尚未为其办理医保手续,或者职工在不同城市工作,需要将医保关系从一个城市转移到另一个城市等。在这些情况下,职工的医保关系可能会暂时与就业单位不一致。
然而,为了确保职工的医疗保障权益不受影响,建议职工在就业单位发生变更时,及时办理医保关系的转移手续,以便在需要时能够顺利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同时,职工也应关注所在地区的医保政策,了解不同地区之间的医保关系转移规定,以免影响自己的医疗保障权益。
职工医保包含大病保险,只是职工医保与大病保险分属两个不同的医保层次。
大病保险是职工医保的一种补充保险,是建立在职工医保系统上的一种社会医疗互助制度,可以满足职工的大病医疗保障需求。一般职工医保参保人产生的医疗费用经过职工医保报销后的医疗费用,超过规定的数额后就可以通过大病保险再次进行报销。
而且大病保险报销医疗费用可直接实行基本诊疗费同步结算,减轻了参保职工的大病医疗负担。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分职工医保、居民医保,职工医保相比居民医保缴费高、报销高一点。
职工医保的门诊统筹年度报销上限为20000元,住院年度报销上限为30万元。而居民医保的门诊年度报销上限为3000元,住院年度报销上限为20万元。
职工医保的报销比例相对较高,例如在三级医院就诊,报销比例为84%,而在二级及以下医院就诊,报销比例为88%。而居民医保的报销比例相对较低,例如在三级医院就诊,报销比例为65%,在二级及以下医院就诊,报销比例为75%。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的一般情况,具体的报销上限和报销比例可能会因地区和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建议在参保前仔细了解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