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仲裁判决的赔偿请求已经超过了法定的时效期限,一般情况下是无法申请强制执行的。超过时效期限后,您将面临一定的法律障碍。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法:
1. 协商解决:尽管超过了时效期限,您仍可以与对方进行协商,试图达成赔偿协议。有时候,对方可能愿意自愿履行义务或提供其他形式的补偿,以解决争议。
2. 法律咨询:咨询当地的法律专业人士,了解超过时效期限后可能适用的法律规定和案例判例。他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为您提供相关的法律建议,并指导您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3. 寻求特殊程序: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法院可能会考虑允许超过时效期限的强制执行。例如,存在特殊的法定停止期限、中止期限、中断期限等情况。您可以向法院提出相关请求,详细说明您的情况,并寻求特殊程序的适用。
需要强调的是,超过时效期限后的赔偿请求通常会面临较大的困难。因此,在发生争议时,尽量及时采取合适的法律行动,以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根据当地的法律规定,留意和遵守赔偿请求的时效性要求,以免失去相关权利。
在仲裁过程中,和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一样都可以调解。现对仲裁过程中调解的详细情况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实际上,仲裁过程中的调解指的是在仲裁庭主持下,在查明基本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自愿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以解决纠纷。
在进行调解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调解必须双方自愿,不能强迫;
二、调解并非必经程序,如有一方当事人明确表示不愿意调解,仲裁庭不必进行调解;
三、调解应当有一定的基础,即基本事实已经查清,大致责任已经分清;
四、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裁决,切忌久调不决;
五、经过调解如达成一致,仲裁庭应当依据双方的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或按照当事人的要求制作裁决书。
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调解书和裁决书是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所不同的是仲裁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生效后,任何一方都不能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或者不予执行该调解书。因此,仲裁中的调解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在不违法的前提下充分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纠纷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