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汉族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古代的灯谜雅称有很多,例如“猜谜”、“猜灯谜”、“猜字谜”、“猜音谜”等。灯谜是古代汉族民间传统的一种娱乐活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在节日、年底等特殊场合,人们会点亮彩灯,猜灯谜,增加节日气氛和趣味性。猜灯谜既能锻炼人的智力和口才,又能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在现代社会,灯谜已成为了一种文化艺术形式,被广泛应用于电视节目、书法绘画和文学创作等领域。
灯谜一般都由谜面、谜目、谜底三个部分(有的谜还得加谜格)组成。因此,谜面、谜目、谜底被称为灯谜三要素。如“学而时习之(化学名词)常温”。这里的“学而时习之”是谜面,“化学名词”是谜目,“常温”是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