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唐代为啥戴幞头
时间:2025-05-13 04:58:50
答案

唐代戴幞头主要出于政治、文化和实用性方面的考虑。唐太宗为彰显君主威严,将幞头定为官帽,以区别官员身份。幞头形状类似六合,象征着朝廷威仪。此外,幞头宽大的帽檐可遮阳避雨,实用性强。同时,唐代崇尚胡风,幞头源自胡人,与当时胡汉融合的文化氛围相契合。因此,唐代戴幞头的风俗既体现了皇权威仪,也反映了文化融合,更满足了日常实用需求

唐代为啥养的是瘤牛
答案

唐代养瘤牛的原因是因为瘤牛是丝绸之路上的代表性动物,且唐代人喜好和追求宝马良驹。

瘤牛原产于中亚与西亚两河流地区中国中原与北方地区不产瘤牛,但在唐墓中却时有发现,包括金乡县主墓在内,发现瘤牛俑或壁画的唐墓,墓主人身份都较高,说明以瘤牛作为随葬品者有一定等级性。

唐代乐天是什么意思
答案

意思是指唐代诗人白居易,白居易的字叫乐天。

白居易(772~846)中国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邽( 今陕西渭南 ) 。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享年75岁。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推荐
© 2025 U吧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