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筋面粉
是用精制中金面粉,不经发酵,用水拌和并反复揉搓而成的冷水面团制成的,拌匀揉透并擀成中间厚,周边薄的面皮是关键所在。
小笼包面皮做法:
1、取中筋面粉250克,倒入容器内,加冷水120毫升,用筷子搅拌均匀;
2、将面揉成面团,将外形略微整理,置于容器中,用保鲜膜封口或用湿布盖上10分钟左右;
3、揭去保鲜膜,取出已醒好的面团,放面板上,用手掌压面团,用力向外推动,把面团摊开再叠起,反复几次,直至面团光滑和润;
4、将光滑和润的面团,用刀切下一块,搓成粗细均匀的圆形长条;
5、将长条分切成重量为10克的小面团,取少量面粉撒上,将小面团和匀;
6、将面团切口朝上,用手掌向下按扁拍平;
7、将面片擀成直径7厘米左右中间厚,周边薄圆皮状即可。
1、简单自发粉和面发面法 用自发粉加牛奶和面的效果会比较好,酸碱中和,这样面不发黄,做出的产品既白又嫩。要点就是使劲揉,揉到面团不沾手,不沾盆,而且面团发光就好了。和面后,面盆要盖上保鲜膜 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50分钟。面团大约“长”出一倍。如果是冬天气温低,可以在微波炉里放一杯热水,然后把面盆放入即可。
2、常用酵母和面发面法 如果是用酵母粉和面,大约是一公斤面倒一普通饭碗的温糖水,而酵母粉则要薄薄地几乎撒满了水面。所谓温糖水,就是大约40度左右的水里加一小勺糖,糖有助于发酵。酵母粉倒入水面上后,要静置几分钟让其充分溶解,然后再一点点地倒入面里,边倒别和。然后就是使劲揉,揉到面团不沾手,不沾盆,而且面团发光就好。揉好的面团盖上保鲜膜发酵即可。
小笼包面粉可选中筋面粉制作。
小笼包是江南传统小吃,别称小笼馒头,在苏南、上海、浙江一带习惯叫做小笼馒头,四川叫做小笼包子,武汉叫做蒸包,一个蒸笼里有10个包子,10个包子为一笼,它源于北宋京城开封的灌汤包,南宋时在江南承传、发展和演变而成。
在江、浙一带习惯叫做小笼馒头,四川、芜湖叫做“小笼包子”,武汉叫做“蒸包”,一个蒸笼里有10个包子,10个包子为一笼。
汤包它源于北宋京城开封的灌汤包,现代形式的小笼包起源于江南常州府(今江苏省常州市),后又在各地得到发展和演变,形成不同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