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陶冶法包括:榜样教育、情感教育、规则约束、实践体验和启发引导等。其中,榜样教育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通过身教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的方法,通过感受带动心灵,对学生进行内心独立自主的要求,倡导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规则约束则通过制定规章制度、纪律处分等方式对学生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达到自律和自强的目的;实践体验是通过活动、实践等方式进行,使学生在锻炼中不断成长;启发引导则教导学生自我思考、自我评价、自我激励,积极推进德育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效。
1、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宪法、法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1。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绅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渗透数学来源亍实践,反过来又作用亍实践的观点。渗透和谐、公正、创新、友善(爱心)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道德经》《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2、《菜根谭》《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
3、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是罗马五贤王之一,具有崇高的道德修养,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沉思录》成为西方历史上最为感人的伟大名著。
4、《曾国藩家书》:由曾国藩所写,内容包括修身、教子、持家、交友、用人、处事、理财、治学、治军、为政等方面。